logo

族谱名称: 姓氏: 名字:
始祖信息: 堂号: 编者
散居地: 地区:
全文搜索
高级搜索

简介

倪姓宋《百家姓》列为第71姓,倪姓是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在福建未进入前百名。台湾倪氏排名第102位。

渊源

1、倪、郳,初名作兒(读音均为Ni)。古文“兒”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兒,孺子也,从兒,象小兒头囟未合”。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金文兒字,皆象总角之形”。 “兒”字最早是作为方国名或地名出现的,因而此字最初含义似与儿童无关,可能表示某一物定地域的原始习俗或崇拜观念,观其字形结构,下部为人,上部为臼。人头部顶臼,显然与崇拜某种事象有关,而这种事象又与加工某种谷物密切关系。《说文•臼部》解释:“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此字应为舂米之臼的断面,表示窝里存有加工的谷物。兒、缯这些东夷小国,在殷商之际就已存在,且殷墟武丁时期(前1250-前1192)卜辞见有“兒人”、“兒伯”“师于兒”,更有著名的“兒氏”族谱卜辞等有关“兒国”在商代活动的记载。

祝融被尊为传说五方帝中南方炎帝的辅佐——火神。祝融吴回生子陆终。陆终在倪氏历史上也有重要地位,《邾公幼钟》铭文即说:“陆终之孙邾公(全力)作厥和钟”,因而邾国、朱氏、倪氏都自称为陆终的后裔。族谱记载,黄帝生昌意,昌意生乾荒,乾荒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娶了一位奇特的夫人,名叫女媸(也作女赜),她来自一个叫鬼方氏的西南部族。这位奇特的女人怀了一胎,孕3年 (有的说是11年)之久还没生出,于是做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剖腹产,竟取出6个儿子。3个从左胁下取出,3个从右胁下取出。陆终的6个儿子分别是:樊、惠连、(竹钱)、莱言、晏安、季连。六兄弟后采都封疆立国开姓,其中樊封昆吾,后裔形成己姓;惠连封参胡,后裔形成董姓;筏封大彭,后裔形成彭姓;莱言封郐,后裔形成坛姓;晏安封曹,后裔形成曹姓;季连封楚,后裔形成芈姓。历史上把这6个姓再加上从彭姓分出的秃姓和从曹姓分出的斟姓,合称“祝融八姓”。倪氏,便源出“祝融八姓”中的曹姓一支。所以,今天的倪氏,可称为曹姓朱氏的分支;倪氏与今天中国的朱氏、曹姓,在血缘上属于同宗。

2、源于姬姓,出自曹姓。黄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倪姓是由郳姓改来,辞源》所载,春秋时期,邾武公将次子封于郳(故城在今山东滕州境),建立郳国,为邾国附庸。子孙以国名为氏,称为郳氏。战国时郳国被楚国所灭,为避仇改氏为兒(念ní),再后又以郳去“阝”加“亻”旁成倪姓。汉初有御史倪宽,其先即为公子肥后裔。《左传•庄公五年》亦云:“郳之上,出于邾国”。就是通常说的:倪氏出于小邾,小邾出于邾。尔后邾改为朱,小邾先改为“兒”, “兒”又改为倪。故倪与朱同源。

3、源于郳氏,出自春秋时邾国后人郳黎来之后,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尚友录》所载,春秋时邾国有郳黎来之后,别族为倪姓。《姓氏考略》也指出:“倪氏,即郳氏,避仇改为倪,望出千乘”。

4、出自他族改姓或少数民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后魏代北复姓贺郳氏改郳姓,后又改为倪姓;清满洲八旗人有倪姓,世居宁古塔;满、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倪姓。

5、出自商诸侯儿伯。商诸侯有儿伯,子孙为倪姓。

得姓始祖

1、倪宽。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西汉大臣,水利家。治《尚书》,历侍御史、中大夫、左内史等职,后拜御史大夫。在任期间,重视水利建设,调发民工,于郑国渠上流南岸,开辟六辅渠,使周围高地得以灌溉。他政绩卓著,得到人民拥护。宽乃颛顼后裔。倪宽幼年家境贫寒,每下地劳动,总是把《五经》挂在锄钩上,有空即读,“带经而锄”的故事广为流传。后因精通经学为汉武帝所赏识,擢升左内史,负责治理京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民政。在任期间,首倡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辅渠,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发展。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 ,倪宽升任御史大夫,随武帝东封泰山。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倪宽奉诏与司马迁、公孙卿、壶遂等修改历法,经过精心推算制订出新历法——《太初历》 ,比秦朝的《颛顼历》有很大进步。周武王时,封颛顼后裔于邾,传到夷父颜时,由于有功于周天子,就将其次子友(一说肥)别封为附庸,居于郳,因郳为邾之附庸,所以又称小邾国。其曾屡次从齐桓公尊王攘夷,所以荣耀一时。战国时郳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后由于避仇,去掉“邑”旁成姓,后又加“人”旁成倪姓。因郳国始封于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其后裔倪宽见诸史册,名声显赫,故后世倪姓尊倪宽为倪姓的得姓始祖。

2、郳友。倪姓,原是郳姓,出于邾姓,系邾挟后裔。邾,原为战国楚地。楚宣王灭邾国,迁其居于郳,称郳国。郳国的开国君主,为邾武公的次子友(一说名肥),其地在今山东滕县东。郳被楚灭,友的子孙便“以国为氏”,即郳氏。若干代后,为避仇,改郳为兒,尊邾友为始祖,是为郳友。

郡望堂号

1、郡望

千乘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千乘,故城在今山东广饶县。

2、堂号

郡望堂号:千乘。

自立堂号:经锄、锄经、带经、怡德、世德、承德、合一、贞一、建本、报本、崇本、爱日、宁远、永思、集义、继善、乐善、雍睦、遗安、培德、种德、敬业等。

祠堂古迹

拱屿“倪氏宗祠”,座落闽江口左岸蓉山西麓的中段,地属连江县琯头镇管辖。据谱牒记载,原祠系拱屿开祖保全公第七世孙思赞公献资购买龚姓的祠堂地,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最初只是“干打垒”石木结构的200平方米小祠。后来多次重修扩建。其整体由前座大堂厅,中座思亲楼,后向思园三部分组成。坐东面西,总面积超出1700平方米

陈埭四境倪氏宗祠,位于泉州陈埭。闽南建筑风格,双燕尾脊,宗祠门楣千乘传芳,楹联“名宦功勋垂千秋,乡贤德芳仰百世”,正门前有精致石雕双龙柱。有天井,大殿,大殿也有石雕双龙柱

此外,还有东张倪氏宗祠,位于福清东张镇。

楹联典故

源自姬姓;望出千乘

——全联典出倪的起源和郡望。

系衍邾郡绵世泽;世承倪曙播惠长

——倪姓通用楹联

龙里家声远,凤池世泽长

——福建倪姓通用楹联,对联铭记源流

榕峤衍宗支谱系相承拱屿钟灵祠宇壮;

桐庐溯家学书香罔替琯江分派水源长。

——连江拱屿“倪氏宗祠”楹联

宋朝遗逸;汉吏循良

——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福安人倪文一,字元芳,咸淳年间进士,任安仁县尉,曾妥善安抚邻境的少数民族。后官清流知县。元兵南下,归隐而不再做官,曾拒绝元世祖的征召。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千乘人倪宽,少年时家贫而爱读书,为人家耕种时,常把经书带到田头。汉武帝时,射策补廷尉文学卒史,曾代掾史写奏章,受到武帝称赞,后历官左内史、御史大夫。为官受到吏民信任和敬

族谱文献

倪氏家史——霞楼倪氏,先祖由河南固始迁福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其裔避乱,徙晋江县陈江村,故称陈江倪氏。传七世倪继浩,生四子,第四子廷祥,于明末迁新丰里霞楼村。《倪氏宗谱》南安倪氏家族,据说宋咸淳十年,倪崇义从浙江入闽任"提举学事司"之职,择居福州凤池坊,后迁居南安。南安倪氏属浙江金华龙门派倪氏分支,为倪宽后裔。《倪氏宗谱》福建霞浦长春镇下洋城倪氏,家族排行:匡、帜、昌、兴、庆、学、匡;有祠堂。《倪氏宗谱》晋江陈江倪氏,宋淳熙年由浙江入闽。此外,还有《福清倪氏宗谱》《霞倪倪氏宗谱》《南屿凤岸倪氏支谱》《清溪倪氏族谱》等。

昭穆字辈

宁德千乘堂倪家 2003年修,辈分排行:庆、兴、昌、帜、盛、长、发、积、康、祥、立、志、承、祖、德,有祠堂

南安倪氏家族排行:智、斋、宜、勉、辈、才、尧、继、茂、林、嘉、德、燕、诙、贻、谋、延、拥、植、功、维、孝、友、恭、传、芳、世、美、仁、们、蔚、起;

晋江陈江倪氏,宋淳熙年由浙江入闽;辈分排行:孔、仁、与、孟、义、恪、守、念、祖、宗、文、章、重、汉、宋、勋、绩、载、太、常、簪、缨、长、济、美、科、甲、永、传、芳、前、徽、期、克、绍、奕、世、允、炽、昌

© 福州观书堂数据有限公司
推荐浏览器:IE9以上、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