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傅姓是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第36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5%。在福建排名第42位。在台湾排名第56位。
渊源
1、出于殷商名相傅说的后裔,以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傅姓是商相傅说的后裔,因居于傅岩,而以傅岩地名作为姓氏。而《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有类似的记载,书中指出,傅姓源自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以地为氏。
2、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大由之后,以邑名为氏。黄帝(一说尧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其子孙以邑名为姓,称为傅姓。
3、出自姚姓,为舜帝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姓源》所载,古有傅国(故城今山东省枣庄南),舜之裔也。其子民以国名为姓,称为傅姓。
4、出自祈姓,傅氏为尧之子丹朱的后裔。丹朱是尧帝子。帝尧生十子,丹朱为其嫡长子,出生时全身红彤彤,因取名“朱”。朱一开始被封于丹渊(丹水),故称之为丹朱,其封地在今天河南淅川县的丹水流域,淅川秦时为丹水县,《尚书•逸篇》记载“尧子不肖,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曰丹朱”。丹朱的后代除了傅姓,还有房、沈、丹、朱、狸等。傅氏出自狸姓。夏王封尧的儿子丹朱之裔狸大由于傅,即古傅国之地(今山西平陆东),子孙遂以邑为氏有傅氏。
5、出自赖姓,源自为避难改姓傅氏而来。据《赖氏族谱》所载,赖氏族人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故有赖、罗、傅联宗之说。
6、出自清代有少数民族改姓傅。如满洲人傅恒(本姓富察氏)、傅开(本姓郎佳氏),还有高丽、蒙古、回、马、土等少数民族改为傅姓。
7、此外,中国还有“傅其”与“傅余”的复姓。“傅其”姓见《续通志•民族略》与《通志•氏族略》注:“傅余氏者,傅氏余之族也”;《姓氏考略》注引《姓氏英贤传》云:“傅说既为相,有留居傅岩者,谓之傅余氏;秦乱(傅姓)自清河入吴,汉兴,还本郡,余不还者,曰傅余氏”。
得姓始祖
傅说(前1335-前1246),傅说是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建筑科学家,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权臣——大宰相。《史记殷本纪》记载:“殷高宗贤相,初隐于傅岩,傅岩有涧水环道,说故为胥靡版筑以供食。高宗梦说,求得之,与语,果贤,乃作说命三篇,号曰傅说,举以为相,国大治。”高宗武丁尊他为“圣人”。汉族傅姓家族的始祖。
郡望堂号
清河郡:汉高帝置郡,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东北)。
北地郡:治所秦时在义渠(今甘肃省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武忠西南)。
版筑堂:又称“版筑傅氏”,在福建、台湾和海外多见的宗亲组织,菲律宾的“版筑傅赖同宗会”。所谓“版筑”,就是中以两板相夹,把泥土放在其中的一种古老建筑方法,后来被引伸为营造的统称。创造者傅说,故现在有傅姓族人以“版筑傅氏”自称,以纪念始祖傅说。
兴商堂:商武丁时刻想振兴自己的国家,但缺乏贤人帮助。一天夜里,他梦到圣人来到他面前。这位圣人名说,治国的本领很大。于是武丁就画了那圣人的像,命许多人去找,结果在傅岩找到了一位泥水匠人,正在那里筑墙,他很像武丁梦中见到的人的模样,请到朝廷,他果然帮助武丁振兴了商朝。他就是傅说,是历史上的名宰相。
此外,傅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以“清河堂”、“野版堂”等。
祠堂古迹
尤溪演洋傅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该谱遭寇焚毁;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重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再次重修。
安溪蓬莱登山傅氏鸿胪祖宇,位于安溪蓬莱镇登山村,约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始建。1984年重新修葺,焕然一新。祠坐乾巽兼戌辰,宫殿式建筑,土木结构,建筑面积207平方米。
安溪金谷洋内傅氏东山祖宇,位于金谷镇洋内村东山自然村。祖宇约于明末始建。祠坐甲庚兼卯酉,建筑面积468平方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
尤溪台溪傅氏宗祠,俗称“富山清河堂”,位于台溪村富山之麓,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傅绵远主持创建;清康熙年间重建。祠堂内有宋代理学家朱熹和书法家李联留下的楹联墨宝,有南宋忠臣文天祥为入闽始祖傅实题赠的“忠、孝、廉、节”四字真迹。
尤溪台溪傅氏井后宗祠,俗称“富山井后堂”(即二祖厝),位于台溪傅氏宗祠左侧,相距百米之地。该祠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由傅佰英偕子傅成旺主持创建。
连城一郎公祠,位于连城东门城墙窝傅氏宗祠又名一郎(以南)公祠,午山子向,原为念八郎房所建,后该房乏人遂由一郎公裔管业,故称“一郎公祠”。
连城傅家墙祖祠,又称连城宣和傅家墙祖祠──崇本堂,庚山甲向,建于清初,祠宇规模宏伟、结构精巧,喜鹊御柴形。
上杭增坑祖祠,上杭太拔增坑祖祠,亥山巳向,是百一郎公故居。清咸丰九年已未岁(1859年)按原样重新架造。祠前百余米有二处虎爪石,猛虎跳墙形。
上杭傅氏总祠,由胜运里、白砂里、蛟洋里傅氏宗亲集资共建,于乾隆六年(1741年)建成,亦称傅氏高祖三里祠。三里祠坐落上杭城关东门贞洁巷,坐南朝北,占地350平方米。
赤溪镇傅氏祠堂,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始建于清代,2001年重修。祠堂奉祀傅氏恭二公世祖。祠堂坐落于镇所在地,坐南朝北,占地面积600平米,五进殿落。
楹联典故
版筑家声传万古;云台事业耀千秋。
尊儒尚学;崇俭抑奢。
二邑称圣;三德兼优。
宋代博士;殷商圣人。
版筑垣亭古;有德世泽长。
学士科举列榜首;巾帼鼎甲第一名。
溯祖宗渊源,商朝相、汉朝将、宋代侍郎,自昔家声丕振;
追孙支蕃衍,始迁闽、继迁粤、分居江右,如今世泽流芳。
族谱文献
记载闽台傅氏族谱有《仙溪罗峰傅氏族谱》仙游傅氏族谱,宋康定二年(1041)傅衡始修,历朝续纂,民国十五年(1926)傅密修撰石印本,共18卷首1卷18册。卷首辑谱序、跋、凡例、摄影、目次;卷1刊历代修谱序、跋、敕诰、记文;卷2列科举、题名及名录、仕迹和坊、匾诸项列传、行状等;卷3刊列传、行状、志铭;卷4载墓图;卷5集图说、像赞及仙术、典礼、祭规;卷6艺文;卷7至卷18皆述世系。其中记述列祖功德颇详,如宋进士龙图阁少师傅楫、宋进士直龙图阁傅淇、明宝钞提举傅启等。谱载唐末,始祖傅实随王潮自光州固始入闽,择居泉州东湖;实传三世至瑞,徙仙游罗峰肇基一脉。台湾《傅氏宗谱全本》傅任垣主编,1997年台湾版,汇聚福建武平、广东镇平、台湾高雄、美浓、台中、苗栗、桃园、杨梅等地傅氏派系。一世祖傅说,二世傅伯征,传至九十五世 (傅觌十四世,迁台一世)傅廷俊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渡台。生五子:长子盛元(居台中东势角开基),次子不详,四子盛珍、五子盛麟定居苗栗头份,三子盛乾居桃园县杨梅镇高山顶开基立宗。另有《上杭蛟洋傅氏族谱》清傅屏邦等编纂,始修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道光二十六年(1846)续修木刻本,共12卷首1卷13册。《傅氏宗谱》清傅韦仁主修,清宣统二年(1910)建阳傅氏木刻本9卷。载始迁祖唐傅云。尤溪《台溪傅氏族谱》始修于元至正七年(1347),傅阜主持篡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