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族谱名称: 姓氏: 名字:
始祖信息: 堂号: 编者
散居地: 地区:
全文搜索
高级搜索

简介

姚姓当在今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六十四,在福建排名第六十位。台湾排名第七十四位。

渊源

姚姓因桃图腾得姓。相传舜生于姚墟,得姚姓,实是夸父氏女系祖先的姓。

1、源于舜帝,源于姚姓和妫姓,舜帝以姚为姓,称为姚姓。舜在当帝之前,四岳曾向帝尧推荐过舜,尧帝为了考察舜,让他居住在妫河边,他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即以妫为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记载,五帝之一的舜因生在姚地,后世子孙便以居地为姓氏,称姚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姚氏正宗。《通志•氏族略》:"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妫汭",古水名,又作“沩汭”,前文已述,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这就是沩汭的名称来历,所以妫姚二姓为同宗,曾经互用。武王灭商后,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武王把他的大女儿嫁给妫满,并且封他于陈(今河南淮阳)地,为陈姓和胡姓的由来。姚氏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姚氏。

2、出自子姓

据《路史》记载,春秋时有姚国,为商族的后代,他的子孙便以国为氏,称为姚氏。

3、源于他姓和少数民族汉族

①西晋末年,羌族首领姚弋仲在乱世中崛起,自称虞舜之后,合族改为姚姓。《晋书》中记载:“姚弋仲南安(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赤亭(在陇西县西)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当雄于洮罕之间。”可见,姚弋仲本是汉代西羌烧当氏的后人,由于他出自南安郡,故由他而兴的这支姚姓被称为“南安姚”。

②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岳佳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耀佳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岳佳部,世居叶赫,后多冠汉姓为姚氏。

③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族禹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姚氏。

④源于德昂族,出自明朝时期德昂族拉耐氏族,属于汉化为姚氏。

⑤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汉化改姓为氏。今苗族、水族、羌族、拉祜族、彝族、土家族、壮族、白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姚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

舜帝(公元前2127年--公元前2029年):运城人,中国上古帝王之一,卒年99岁。是中国传说历史中的人物,名重华,字都君。名重华;生于姚墟,故姚姓,冀州人,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济)。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他不仅是中华道德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史记》、《说文》等典籍记载,舜,也称虞舜,名重华,黄帝的八世孙。因生于姚墟(又称诸冯,今山西省永济市张营乡舜帝村),以地取氏为姚。

郡望堂号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

南安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

圣仁堂:舜帝是至仁圣明的帝王。

姚姓又以郡望“吴兴”和“南安”作为他们的堂号。

祠堂古迹

珠坂姚姓家庙,位于长泰县珠坂山边社中,堂号“思成堂”,建于明代,历代有修缮,1984年重新修缮。供奉开基始祖姚仲廉及列祖列宗。

桔里姚氏家庙,位于晋江桔里,祠宇坐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

枫林姚氏民居,坐落于莆田涵江梧塘枫林村宝弄自然村,清道光十二年(1832)姚熙园从涵江国欢镇中沁村迁到宝弄村定居后,动工兴建一座四目厅加两边对峙的下间拖,俗称开族厝,至第三代姚孟贤(俗称廿五先)因开设中药房颇有积蓄,便于光绪十八年(1892)在开族厝边盖起了一座七间厢,形成了一座占地六亩,拥有80个房间的姚氏民居。

楹联典故

姚墟脉派家声远;虞舜宗风世泽长。

舜水虞廷于禹继逊乡;祖宗裔孙传今历山代。

——长泰县珠坂姚姓家庙联

文明世泽;元德家声。

——上联典指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虞舜时代,为华夏文明肇始期。下联典指舜禅让于禹,斯为元(大)德。

郎中绵世泽;笃孝旧家声。

——联句说宋代莆田名臣姚宗之的故事。姚宗之,字元仲,莆田县人,早年以文学著称,为莆田杰出史学家郑厚所推重。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登进士第,官任吉州司户参军。宋乾道五年,擢国子学录,迁太常博士兼权吏部郎中。任上奏三事,帝称其议论剀切,有古争臣风,升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迁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姚宗之为人刚方廉直,事母至孝。名贤方崧卿极其佩服他的风度。

宋代文林郎书经二部;明朝光禄卿廉能一等。

——联上句说姚氏先贤、北宋莆田名儒姚安仁。姚安仁为莆邑名儒,知书达礼,精研《四书》、《五经》。登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第,官任文林郎。联下句说姚氏先贤、明代莆田名臣姚永。姚永,莆田县人。明正德三年,进士及第,官以光禄寺少卿致仕,宰邑考核,俱有声称。

史撰梁陈传美德;策取举进播芳名。

——联上句说姚姓先贤、唐代史学家姚察子姚思廉的故事。唐代史学家姚思廉原为吴兴人,后来迁入关中为万年人,其父姚厚在南朝担任过吏部尚书,入隋著梁、陈二史,未成而逝。思廉自小承家风,得家学。在隋朝代王杨侑侍读,后来入唐朝为秦王文学馆学士,贞观年间官授散骑常侍,撰写《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联下句说明代莆田延寿里冲沁人姚鸣和的故事。姚鸣和,字廷和,明成化十九年(1483)考取举人;成化二十年(1484)再参加科试,登进士第,官任户部主事。其为人谨恭守正,里人颂之。其父姚克芳,以子姚鸣和贵封主事。

族谱文献

闽台姚氏族谱有侯中山东姚《重修姚氏家谱》,始修于明宣德五年(1430)姚克承,景泰六年(1456)姚伯刚续修,清康熙、乾隆年间有过倡修,今本为道光十三年(1833)姚时中重修后钞定。不分卷,首辑修谱序文,续刊各房派系次,迄载于清道光年间二十五世止,其间分派各地,房号皆于谱中有标注详明。入闽始祖姚启,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居梅亭,后代迁上洋,姚安隆于洋中创基,后裔姚子财于中山东姚兴旺衍为大族。有宁德琼塘《吴兴姚氏族谱不分卷》,始修情况不详,民国三十年(1941)据清草本续修钞本,不分卷,谱序文中仅记旧有清季二十五世志钢草集世系图纪一册之事。首刊题辞、目录、谱序,续载世系、家训、家风等。世系后辑录祖茔、田产、诗文及历代职宦等,并附录修谱人员,谱例等项。内载入闽始祖唐姚公,唐末迁来福建,肇基禄安始祖为宋代姚瀛,肇迁琼塘始祖姚惠。还有福安《隆山姚氏宗谱不分卷》,始修无考,谱序中仅记录有明肛小钞一册,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林琛修辑,宣统三年(1911)郑志成重修,今本为1989年重修,共2册,上册首刊其始祖像、行次及谱序、姚氏姓源考、谱例十二条、地场记、节孝志、姚族山场记,后载述世系,八世以前资料或缺或不载,而自恒卿公支派第九世振宽为始载。下册结前册系次。谱载明郑燕四,字行阙公,为一世祖,传至清顺治年间,姚仲世孙诗七、诗八迁至隆山,传承衍脉。还有连江夏宫乡《连江夏乙姚氏族谱不分卷》、古田《瑞云村姚氏家谱不分卷》。

© 福州观书堂数据有限公司
推荐浏览器:IE9以上、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