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族谱名称: 姓氏: 名字:
始祖信息: 堂号: 编者
散居地: 地区:
全文搜索
高级搜索

简介

原本姓王,其先世是琅琊王忠懿之后,因战乱南迁定居于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原宁化王姓为太原郡,漳浦游氏为广平郡,各取一字“原平”为游王氏家族标帜。

渊源

诏安秀篆《游王氏族谱》(手抄本)载:吾祖王念八,讳宝生,思刚公派裔孙。原居宁化县城东门王家巷,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与兄王念七,移漳州府漳浦县。念七居地诏所;念八居秀篆埔坪磜下,后移井头。念八娶妻江氏八娘,生子先益,未满周岁,念八故世。时崩田有游七十七,讳信忠,家境颇丰,仅生一女名细妹。信忠中年无子,遂鞠先益为嗣子,授之以田,为其娶妻陈氏二娘,并将其迁至盘石楼,成家立业。为谢抚育之恩,先益遂改姓游,更名佰十,为与原游字有所区别是,特将“游”字中的“方”改为“才”,这便是“才游氏”的来由。自此,据定安镇,基固叶茂,子孙繁衍。

佰十生有三子:长宗亮,次宗武,三宗晚。三子分衍成三房,并于明隆庆壬申至万历癸酉间(1572-1573年),在龙源兴建祖祠。尊出生于宁化的王念八讳宝生为始祖;游佰十名先益为二世祖。在清乾隆壬子(1792年)以前,对先益的养父游七十七,讳信忠公,只受拜献,未登龙龛。传至十代裔孙则认为“从来继体承祧,国家每多嗣续之理,而湮代远,吾人当知忝本之恩。进溯远祖公无男,养我祖而续后,蒙育既长,娶陈氏妈而作室,抚育恩深,几同昊天之德,分田授室,实盘石之基,迄今观先业之浩大,缅衍派之蕃昌,非远祖之功,伊谁之欤!”因而在乾隆壬子(1792年)之后,游七十七公始登宗祠龙龛,尊为远祖,同享蒸赏。并在族谱中告诫后世子孙:“慎毋以保世滋大,而忘厥由来”。长房为今厚积下祠;二房为今龙潭北坑、龙山;三房为今厚积上楼下祠。

据查漳浦游王氏始祖王念八,原藉宁化县城东门王家巷(今宁化实验小学背后,原光严寺脚下),该地仍有不少王氏宗亲。宁化《大王王氏史略》载:始祖王起凤,讳邦,后唐两淮节度使,唐亡隐居于宁化招得里王坊(影树坑),生四子:长暨立,居影树坑;次先立,迁邻近江西石城白土(今木兰乡王坊);三有立,迁宁化淮土小王村;四廉侍,迁江西广昌。次子先立生子二:长元郎,仍居石城白土;次子玄郎,迁宁化淮土大王坊,为大王王氏开基祖,其裔孙衍居宁化在城里(城关)王家巷。

祠堂古迹

《台湾姓氏探源》亦载:据秀篆乡《游氏族谱》称,秀篆游氏祖宗,出自琅琊王懿忠之后,明永乐间,因时乱,王懿忠(一支)自宁化移居漳州府漳浦县,兄弟中有一个居秀篆埔坪磜下,自立为游氏始祖。其后裔衍居台湾。

游王姓龙潭家庙盛衍堂,位于诏安秀篆镇陈龙村。是诏安秀篆与台湾王游氏宗亲的共有祖祠。始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道光元年(1821年),台湾王氏族亲回乡祭祖时重修。1947年秀篆族人又重修一次。1990年台湾台北、台中、高雄、宜兰、彰化、桃园等地游氏、王游氏族人集资按原规格重建。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

昭穆字辈

《漳州过台湾》载:昭穆是血缘关系的纽带。是宗法社会里祖宗崇拜的产物,代表着每一个家族子孙的辈序排行,谓之“辈分”,或称“字沿”。凭着这个“字沿”(宁化客家叫字派),同一家族的子孙,哪怕迁徙再远,分离再久,也可以确认是否出自同一血脉的族人,并凭此以辈序相互称谓……这种标示辈序排行的世传昭穆,随着明清时期漳州人过台湾,又照搬到台湾,在各姓氏家族中传承,而且至今相通沿用。例如,漳台两地姓氏家族昭穆至今相通沿用的诏安县秀篆龙潭房王游姓昭穆:惟宝先宗福,开家瑞有基,王廷一学士,世德永垂贻。景象辉腾日,勋名骏发时,书传荣业绍,上国庆来仪。秀篆龙山房王游姓与台通用昭穆:士而志文维国典,民其好礼振家声。槐庭启运千秋茂,立雪嗣徽万古荣。

© 福州观书堂数据有限公司
推荐浏览器:IE9以上、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