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族谱名称: 姓氏: 名字:
始祖信息: 堂号: 编者
散居地: 地区:
全文搜索
高级搜索

简介

陈姓人口有7200多万,全国人口排名第五位。在福建、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都是第一大姓氏,号称“陈林半天下”。

渊源

1.出自姚姓或妫姓,舜帝的后裔舜,也称虞舜,姚姓,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妫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舜帝的后裔妫满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以国为姓。陈国在妫满逝世后,其子孙有以国名为氏,就是陈氏。

2、少数民族陈姓。朝鲜族陈氏,北魏鲜卑族陈氏,女真族陈氏、蒙古族陈氏、满族陈氏、哈尼族陈氏、侗族陈氏、土家族陈氏、布依族陈氏、瑶族陈氏、京族陈氏、羌族陈氏、回族陈氏、苗族陈氏、壮族、黎族、彝族、白族、高山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也都有陈氏。

3、他族改陈姓,帝王赐姓为氏。隋朝时期有一个叫陈永贵的将军,原来是姓白,甚得隋文帝杨坚的宠信,官至柱国,领兰、利二州总管,封北郡陈公,陈永贵便以封号中的陈字作为自己的姓氏。明朝统一全国后,朱元璋为笼络已经降明的蒙古贵族,往往赐给汉姓汉名,如恰恰赐名陈守忠,哈哈赐名陈元等。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国王黎季厘寒流笔大多移居中国,其子改姓名陈澄,官至工部尚书。

得姓始祖

陈胡公。陈胡公本妫姓或姚姓,有虞氏,名满,字少汤。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追封先贤遗民时,把虞阏父的儿子虞满封于陈,国号陈,侯爵。按照宗法制度和胙土命氏的惯例,赐命之为陈姓,遂称陈满,谥号胡公,史称陈胡公(《国语》作虞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周武王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备以三恪,奉祀虞舜。后新朝王莽登帝位,封陈胡公为陈胡王。其子孙以国为姓。

郡望堂号

胡公满的第36世孙陈轸仕楚国有功,封为颍川侯,世居颍川。陈轸的第十世孙陈寔,东汉时任太丘长,人称“陈太丘”。他德高望重,名倾天下,谢世后谥号“文范先生”,“文为德表,范为士则”,“文”字表示:成为道德方面的表率;“范”字表示:成为士人门的规范准则。追求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是中国古代士人的理想,达到了“立德”是最高境界。陈寔被尊为颍川衍派的始祖。有“天下陈姓出颍川”。

1、郡望

颍川郡:秦时置郡。以颍水得名,治今河南禹县。此支陈姓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颖川郡在公元前230年秦始皇设置的,因临颖水而得名。其管辖河南登封等十五个县市及安徽的西北部。颖川郡是福建陈姓最主要的郡望。

此外,陈氏还有广陵郡、河南郡、武当郡、冯翊郡、京兆郡、汝南郡、下邳郡、东海郡、新安郡、庐江郡等。

2、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商之后封于宋,夏之后封于杞,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德星堂、德聚堂:是由陈实后裔,唐太付陈邑修建的。其“德星”二字来源于德高望重的陈实。 太丘长陈实子侄,同以孝贤闻名,当年访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岁星,岁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内有贤人聚。”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为堂号。

义门堂:是南唐主李昇在(公元937年)诏立的。江州义门陈氏是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迁居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江州义门开山祖是陈旺。宋仁宗嘉佑八年(1062)分析迁于全国72个州郡的144个县,分析成大小291个庄。家家门口桂“义门世家”匾额。“义门堂”成了这一支人认祖归宗的堂号。

双桂堂:始于毗陵陈氏,是江州义门陈氏支脉。十三世陈益初迁入毗陵,被称为“双桂里”,美名远扬,为武进望族。双桂堂因此得名。

此外,还有建业、映山、忠节、延庆、余庆、报本、星聚、三义、树本、燕贻、官梅、笃庆、光裕、崇义、崇本、世德、衍庆、敦睦、叙伦、地心、重华、仁耻、毓庆、世德、敦厚、奉先、聚原、传义、三和、培德、三相、义门、道荣、惇庸、双桂、徽五、绍德、怀忠、聚星、渑武。

祠堂古迹

螺洲陈氏宗祠,座落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十六年(1677)改建,雍正五年(1727年)重修,嘉庆二十四年(1819)陈若霖重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木结构。

台屿陈氏宗祠,座落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前后五进,由门墙、门楼、仪门、祠堂厅、祭厅、神主厅、台山阁等组成。祠内藏有明天顺二年(1458)旌表陈淮捐米赈灾的圣旨碑等。

台屿陈东忠烈祠,又名台山文殊庙。位于福州仓山区建新镇横龙村。始建元代,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民国期间有过修建。现存清代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前后三进,一进戏台;二进祭祀文殊佛、陈东,以及台屿詹、彭、蒲、吕四姓始祖;三进祭祀守土尊王(迁台屿始祖陈克家,明代琉球国中宪大夫左尚史)、临水夫人、医官大王。

长乐南阳陈氏祠堂,座落于长乐市江田镇友爱村。始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明万历九年(1581)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

琅岐陈氏宗祠,座落于琅岐岛上。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60多平方米。宗祠门墙高7.8米,祠宽14米,纵深40米。两边拱门上镌刻“崇仰前贤”和“启裕后昆”。

芗城松州威惠庙,初名“将军庙”,座落于芗城区浦南镇松州村。唐代漳州刺史陈元光开漳有功,唐贞元二年(786)漳州治所从李沃川(今漳浦绥安镇)迁入龙溪,于漳州北郊松州书院内兴建将军庙,纪念陈元光、陈珦父子二刺史,并规定漳州文武官员于春秋进庙致祭。宋宣和二年(1120),朝廷诏令对将军庙赐额为“威惠”。庙内有松州书院,建于唐景龙二年(708),原为陈元光子陈珦讲学处。

云霄威惠庙,原名“陈将军庙”,座落于云霄县云陵镇享堂村。始建于唐嗣圣元年(684),宋政和三年(1113)始称威惠庙。现存建筑系明成化年间(1465-1487)重建,历代重修。庙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漳浦威惠庙,座落于漳浦县城西郊西宸岭南麓西庙村。始建于唐开元四年(716),宋、明重建,祠改“忠烈殿”, 1991年重建。庙区古建筑部分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坐北朝南。

后库陈氏家庙,座落于晋江安海的后库。始建于宋末,历代曾有多次修建,1930年时再建, 1991年重修一新。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

苏垵陈氏宗祠,座落于晋江磁灶镇苏垵。宗祠始建于明初始建,历代重修,民国二年(1913)旅菲华侨陈培铺曾予以重修,1995年宗祠乃整体翻建。

贡川陈氏大宗祠,位于三明永安市贡川镇城南巫峡头。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是陈氏入闽始祖唐中丞搽陈雍的纪念祠,清代康熙、光绪年重修。宗祠坐西朝东。宗祠内珍藏着一部清光绪十六年撰修的大宗谱,共48分册。

莆田玉湖祠,位于莆田城郊阔口村东北面,始建于南宋末年,原为宋乾道宰相陈俊卿的故居。陈文龙殉国后,其后裔族人在陈俊卿故府第中建“二相祠堂”。明代重建,清代改为玉湖祠。祠堂坐北朝南偏西,占地面积345平方米。

永宁陈氏宗祠,位于石狮永宁卫城内,地处永宁街东头。宗祠坐东朝西。宗祠始建于明代,历世屡有修葺。建筑为砖,石、木结构,整体占地近三百平方米。

楹联典故

源溯宛丘扬祖德,南渡闽台播家风。

——上联彰显宗族源远流长,先祖功重德厚;下联体现派系播衍变迁渡江过海,闽台陈姓同源共脉。

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

——莆田玉湖陈族人通用楹联之一。联上句赞颂本支派出两位宰相:陈俊卿、陈文龙。联下句道明八位太师,该家族依序为始祖陈仁,赠太师沂国公;一世祖陈贵,赠太师蜀国公;二世无仕。三世祖陈诜,赠太师冀国公;四世祖陈俊卿,字应求,官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观文殿大学士、太师魏国公;五世祖陈钦绍,赠太师永国公;六世祖陈兖,赠太师安国公;七世祖陈粢,赠太师荣国公;八世祖陈文龙,宋末状元,官拜参知政事、闽广宣抚使,赠太师。

颍水溯渊源,念先人霜露频劳,不忘祖功宗德;

太丘留令范,愿后嗣箕裘勿替,惟求子孝孙贤。

——联上句说:陈氏家族古代聚居地在河南许昌之东的颍水。

奎府聚五星,地符人瑞;漳州开二阁,名冠皇唐。

——台北市陈氏大宗祠(德星堂)楹联之一。为全台湾陈氏宗祠。上联的“奎府”指奎宿,天上二十八宿之一,“聚五星”指五星联珠,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一方天空,这种自然现象非常罕见,所以古人以为是祥瑞之征兆。下联说唐代光州人陈元光,字廷炬,唐仪凤年间(676-679),以鹰扬将军随父亲陈政戌守福建,陈政死后,陈元光代为将领,统帅三军,上表唐廷,在闽之泉州、漳州开创疆土,后世称其为“开漳圣王”。

八闽捷报最首功,广拓河山怀梓里;七邑告成膺庙祀,远移香火镇桃园。

——台湾桃源县景福宫楹联之一。

箕裘全子,袍笏文孙,颍川郡凤毛世胄;南国旌旄,东宫衣钵,李唐时虎拜龙庭。

——台北市全台陈氏大宗祠祠联

数十世避乱侨居,凤粤发祥,羡者蕃,肯构肯堂,黎阁家声光自晋;

三百年创业重统,莺迁衍庆,喜此日,美轮美奂,棠江庙貌著维新。

——福安县甘棠堡陈氏宗祠联

案峙牛肩此日勋题麟阁,沙回鲤尾当年浪接龙门。

——民族英雄陈化成故乡同安丙洲陈氏家庙联

源起昆仑兴周鹰扬封齐国,流宗渭水姓始食邑自营丘。

——漳浦第一殿威惠庙

源溯忠顺王,列祖八登进士科,贵为状元宰相;

世传代卿典,嗣孙长护丹心谱,喜作教授诗人 。

——鉴湖堂陈氏源流楹联

族谱文献

记载闽台陈氏族谱有漳州《陈氏族谱》陈氏漳泉世联谱。南宋淳佑二年(1242)陈思据唐代旧谱重撰,民国五年(1916)陈祯祥据永春,江州、广东、厦门四处族谱考订而成。有陈氏世联图,颍川陈氏世系,龙湖公全集,唐高宗年间陈政入闽书,唐列祖传记,陈元光建州县书,南陈世系昌国西园谱,凡例、陈胡像。分为总谱、支谱。有台湾《琅玕陈氏族谱》陈其寅修纂,共2册40余万字。始祖安东公来自河南固始,宋末入泉,至惠安南方四十瑞安头乡落籍。清康熙年间禁海解除后,还乡无屋可居者相率往台州石塘镇,有琅玕陈氏四镇兵追随郑成功入台;柘山房兴透公携眷定居台湾笨港。清咸丰九年(1859)举家迁至台湾鹿港,其父于光绪十四年(1888)再由鹿港迁往基隆。十四世祖于道光年间,赴台经商,居沪尾(今台湾淡水)经营粮食,甲午战乱后先祖弃业回闽,辗转后居基隆市。《浯阳陈氏家谱》同安和金门共同编纂。2003年出版。始祖陈达,号松岗,随王审知入闽,后裔镇同安浯洲盐场,浯阳堂号。还有《颍川郡上杭陈氏族谱(总谱)》、《飞钱陈氏族谱》、《莆阳玉湖陈氏家乘》、《古灵陈氏族谱》等著名。

© 福州观书堂数据有限公司
推荐浏览器:IE9以上、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