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族谱名称: 姓氏: 名字:
始祖信息: 堂号: 编者
散居地: 地区:
散居地:
全文搜索
 
高级搜索

简介

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第46位的大姓,总人口约564万。福建魏姓人口目前居全省人口第37位。台湾排名第48位。

渊源

1、源出隗姓。在西北古代氏族中,为了祈求神明保佑五谷丰登,一群巫女头顶一串高高的禾草扎成的高帽,在巫师的率领下狂跳。这种傩舞祭神的习俗,称为魏,这种巫女所戴的头饰也称为魏,魏与鬼神有关,擅长此技的人群所居的地方称魏地。在夏商时期,西北部落的隗姓鬼方中一支居住于魏地的部落最终发展成了国家,即魏国。商末隗姓魏国在今陕西与平西的马巍坡,地处秦岭首阳山的北麓、渭河中游。商末周文王灭隗姓魏国,子孙以国为氏。隗姓魏姓的历史至少有4000年。隗姓魏国,国小势弱,不见于经传,隗姓魏人事实上湮没于姬姓魏人之中。

2、源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根据《姓纂》的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后裔万仕晋,封于魏,至双绛、舒,代为晋卿,后分晋为诸候,称王,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钜鹿,任城。”

3、源自芈姓。战国时秦国大臣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为芈姓之后裔。秦武王去世后,秦国发生了内乱,魏冉拥立武王之异母弟蠃则,是为秦昭王。魏冉初为将军,后长期任秦相,封于穰,今河南邓州,号穰侯。五国合纵破齐国后,加封陶邑,今山东定陶北。魏冉之族当为芈姓魏氏。

4、出自外姓的改姓等。在中华姓氏大家庭中魏姓曾有咸阳五姓,魏、毕、万、冯、梁。魏、毕、万、冯、梁、潘(藩)、庞、元、危(隗)、王、令狐、疆等十二姓同宗。

得姓始祖

毕公高,毕万。商末周文王占领隗姓魏国之地,封与亲属在魏国,这是姬姓魏国的始封之地。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毕公高(周文王的十五子)于毕,在今陕西西安、咸阳两地之北,是为毕国。迁封魏国于山西芮城东北的魏城。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于前661年灭了姬姓的耿、霍、魏等小国,晋献公封毕万于魏地,建立了另一个姬姓魏国。传至十二世孙魏斯,于前403年自立为诸侯,后称魏文侯。前369年,魏惠王与韩、赵一起瓜分了晋国,建立了强大的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再传三世到魏王假,于前225年被秦始皇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形成了一批魏姓人。毕万也就被后人尊为魏姓族人的得姓始祖。

郡望堂号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此外还有“敬爱”、“治礼”、“十思”等郡望。

大名堂:大屯魏氏合修家谱序中记载:“魏字之义无可解,其在周毕公之后曰毕万,事晋封于魏,卜偃曰:万满数也,魏大名也,始命之大,又得满数,其必有众子孙。”“魏大名也”,即大名堂的来历。

九合堂:春秋时晋国大夫魏绛,即魏庄子,魏鳝之长子。山戎向晋国请和,绛向晋君讲和有五利。于是晋便与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这就是九合堂的来历。

钜鹿堂:唐朝名相魏徵,是钜鹿下曲阳表业寨人;东汉魏霸、魏歆等曾任钜鹿太守,为了纪念这几位名人,故称钜鹿堂。

十思堂:魏徵曾向唐太宗提出“十思”的建议。在魏徵的劝告下,唐王凡事多想,办事稳妥,国太民安,四夷年年纳贡,岁岁来朝,魏姓后人为纪念他遂将堂号取名为十思堂。

鹤山堂:北宋,蒲江,魏了翁,字华父,庆元进士、累官至工部侍郎、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同佥枢密院事,除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出知嘉定时,了父忧、解官、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士争从之,学者称鹤山先生,又名鹤山堂。

此外还有松竹堂、清慎堂、太廉堂、亲睦堂、麟阁堂、绍继堂、洽礼堂等。

祠堂古迹

南靖县祖祠家庙,又称梅林“钜鹿堂”,位于梅林镇梅林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按“螃蟹盘湖”地理形图建造而成的,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南靖县祖祠家庙,又称梅林北龙“光裕堂”,位于梅林镇北龙自然村右前方田洋,乃七世祖秉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所建。

龙海市角美港内“钜鹿堂”,位于角美镇港内村,为魏信郎于元至元年间所建。历元明清,适今七百余年,曾几度修葺。

黄岐魏氏宗祠,位于连江黄岐,宗祠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其间屡经兵焚、风雨沧桑、历代重修。土木结构,双层仿古建筑,计有466平方米。

尤溪新阳魏氏宗祠,尤溪新阳魏氏宗祠位一起尤溪新阳宝山村,始建于南宋末。

永安魏坊魏氏宗祠“远庆堂”, 座落在大湖镇魏坊村,此堂为奉祀永安魏氏开基始祖魏十五郎所建,始建年代失考,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该祠重修。

周宁魏氏宗祠,位于周宁县咸村镇桃源溪上游,它是清朝进士、朝议大夫魏敬中故里樟源村。

尤溪新阳魏氏宗祠,位于尤溪新阳宝山村,始建于南宋末。该址原为新阳马家基址,新阳魏氏开基始祖魏十二以高价购得,后由其后裔魏秀一等协力重建魏氏宗祠。

松溪苍水祠,明代建筑,位于松溪城关东门村,是明万历间松溪县名宦御史中丞魏濬(号苍水先生)的祠堂。

政和魏氏祠堂,位于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

楹联典故

万古草堂经明虎观,千秋谏言志疏书屏。

源自姬姓;望出任城。

——魏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魏姓源流和郡望。

兼听则明,以古作鉴;通经致用,拜夷为师。

——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初政治家魏徵。下联典指清代思想家、史学家魏源。

穰侯家跻四贵;伯起名列三才。

——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为当时“四贵”之一。下联典指北齐史学家魏收,为三才子之一。

疏列御屏,契洽天子;治称政谱,德薄黎民。

——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政治家魏徵。下联典指南宋思想家魏了翁。

石溪衍派,梅里培基,术水本源绵世德;虎度左环,龙埔右辅,风云际会焕门楣。

春露秋霜,特崇祀典;父慈子孝,笃念伦常。

先祖奠基倡建宗堂,嗣孙衍派祖德流芳。

——南靖县梅林魏姓钜鹿堂柱联

族谱文献

闽台魏氏族谱有《钜鹿魏氏宗谱》系建阳、浦城宗亲合修的大宗谱。清代魏传喜等纂修。自宋迄清,历代宗支皆有修纂,今本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伦堂木刻本,不分卷共10册。第一册辑录诸序文、联科、名宦显绩、行实、社仓、谱禁、家规及首事芳名等,载宋代魏甫、清代魏金鳌、魏振鹏、谢朝栋、魏萝魁、魏其昌、魏邦光、魏明龙等人的序;第二册刊历代源流、世系;第三册至第十册分载各支派世系,述详建阳书林、浦城罗汉洞等地支系。谱志其族源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允公,武王封其于毕;其裔毕万事晋,食邑于魏,以魏为姓。唐天佑元年(904),魏看与兄弟南渡入闽。分脉于建阳、南平、漳州、泉州等地,子孙播番省内外。名人有建阳魏汝楫;魏椿,尝从朱熹游,悟道而著有《戊申语录》存世;魏了翁,瓯宁(建瓯)人,任大中大夫同佥枢密事兼举编修武经要略皆名垂史册,谱中载名宦显绩、联科、行实及谱序。有南靖员林《魏氏族谱》,始修无考。载有谱序、光裕堂记,魏氏安阳派下,魏姓散居各州县社祥录,祖祠双堂地图,钜鹿郡比龙社世系、世记、台湾员林派下世纪、魏氏祭祖文簿。内载原籍河南安阳,始祖北齐魏长贤。始祖魏长贤。十四世魏鸿,字君序,为开基始祖,十八世孙生五子分别徙居福兴,延连或汀州宁化石壁溪,传至进兴,行念五十七郎因海寇作乱徙居默林,为钜鹿郡比龙社派,为该谱本支。谱至廿一世,上溯十八世。第二支为南靖默林、台湾员林派下,其十六世魏长林、魏鹤林往台湾。《默林魏氏鉅鹿堂族谱》进兴派下五世钦德房谱,纂修者无考,民国二十六年(1937)台湾魏雨顺钞本。福建建阳、浦城《钜鹿魏氏宗谱》不分卷,清魏传喜修,1993年福建省图书馆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阳敦伦堂木活字本复印,订分十册。是谱自宋迄清,历代宗支皆有修纂谱牒,今本乃联修大宗谱牒,族姓史料比较全面。

© 福州观书堂数据有限公司
推荐浏览器:IE9以上、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